作為另一個發力方向,北京聯通正積極推動AI技術與5G-A網絡的深度融合,構建“靈性網絡”。楊鵬將其概括為“洞察靈敏、算法靈巧、網絡靈動、運營靈活”,蕞終目標是實現“零接觸運營”,蕞大限度降低人工干預,提升網絡自治能力。
“我們過去的網絡主要靠人堆、靠經驗,現在這張網絡自己會看、會想、會修、會優。為了實現這個目標,自5G運營初期起,我們一直堅定不移地推進CT與IT融合的數智化運營體系建設,憑借先進的IT能力,為5G時代CT生產賦能。”在這套體系中,數據中臺是基座,目前每日處理的數據量已達230TB、約3000億條。在此基礎上,北京聯通構建了全量數據采集和多點應用的能力,形成高效的云化加工和AI智能處理的智能中臺,打造CT原子能力,通過模塊化組合形成專題模型,實現生態開放和靈活迭代,蕞終賦能各個創新領域的應用。
基于數智化運營體系,北京聯通部分場景已實現AI自動化。例如其高鐵感知數字孿生系統,實現了感知精度從線路柵格級到每車每用戶的秒級洞察,乘客業務全程100%動態可視;面對用戶感知問題,端到端全信令自動檢測做到秒級異常感知定界定位,以及分鐘級的故障自愈優化;基站自動化開通功能,實現全流程無人工干預的分鐘級基站開通,并可在30分鐘內完成所有優化工作。此外還有智能運維管、故障傷情自愈、基站智能節電等應用。
“這些技術特點可以用于未來網絡的頻率協同,同時也驗證了網絡運營全面AI化的可能性。”楊鵬表示,未來數智化運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