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(MWC 2021)上,電信表示,5G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,在商用初期存在投資規模大、運維成本高、盈利模式不夠清晰等問題,5G網絡共建共享讓電信與聯通快速形成網絡能力,兼顧投資效益和自身發展選擇。
5G共建共享的合作協議在全國范圍內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,開展了全生命周期共建共享,實現了一張物理網,兩張邏輯網。經過了一年多的共同努力,成績顯著、效益可觀,截至四月底,雙方已累計開通5G共享基站40萬,雙方經營收入增長高于行業平均水平,按照當前已建成的基站規模估算,雙方合計節省投資約800億人民幣,節省電費塔租和運維成本每年近80億元人民幣,每年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過700萬噸,助力實現全球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治理目標。
電信和聯通開展5G全生命周期網絡共建共享是全球首例,在管理、技術、運營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創新,高效推進了5G網絡共建共享工作的落成實施。
在管理方面,面對兩個公司管理制度流程、網絡資源現狀、規劃建設目標、維護標準、優化策略等方面的差異,雙方組建聯合工作機構,按照統一規劃目標,統一建網標準,統一服務質量,統一用戶感知的原則,共同梳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流程和規范。
在技術方面,一是在3GPP R16標準中,電信主導完成了10項技術標準的制定,包括2.1GHz 50M NR超級上行核心標準,5G性能指標定義與增強等關鍵標準,授權專利超過30個,R16標準周期內,在3GPP RAN中,電信主導立項,列全球運營商。
二是全球首創單雙錨點,NSA向SA平滑演進等關鍵技術。
三是聯合產業鏈研發中頻段、大帶寬射頻關鍵技術,在芯片、功放、濾波器等關鍵器件上均取得了突破,加速了SA產業鏈的成熟。
在運營方面,通過引入切片資源分配、區塊鏈等技術,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,構建互信機制,實現雙方運營的透明可視,高效協同。5G共享網絡發展仍然有許多困難和挑戰,需要大家共同研究。
在技術方面,如何不斷的完善共建共享相關標準和產業成熟商用。如多頻高效協同、SA國際漫游,以及融入6G標準愿景等。
在運營方面,如何在共享網絡下實現資源公平調度和高效協同。如端到端切片,保障業務,MEC共享等。
在生態方面,希望能夠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各方的交流合作,不斷開展共享網絡、終端、業務等方面的持續創新和高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