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手機卡冒充無線網卡,用外地網卡替換本地產品,雖然外觀一樣且均可上網,但使用費用或后續服務卻暗藏消費陷阱。筆者昨天在走訪中關村的電子市場時,發現了大量這樣的“山寨”無線網卡,消費者選購時需多加小心。
打折上網卡、電話卡隨處可見,電信業的低端價格競爭激烈,業者疲憊不堪
手機卡“魚目混珠”
就外觀上來看,無線上網卡的形狀與一般手機SIM卡相比沒有任何差別。但是,在數碼市場中,筆者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款式的聯通無線上網卡。
其中,一款聯通無線網卡主色調為白色,卡托上印有明顯的“WO”和“聯通”標示,并且右上角部分標有“無線上網卡專用”字樣;上網卡本身標有“64K USIM”的字樣,使用號段為“145”。
另一款無線網卡卻是采用了聯通如意通的整體設計,主色調為紅色,且封面上印有國家乒乓球隊員的形象代言;但就上網卡本身而言,標的是“64K OTA”字樣,使用號段為“130”。
“前一種是聯通的無線網卡,但是后一種只是手機卡,上網時比無線網卡要貴得多,如果把它當成上網卡買,就上了大當了。”根據聯通營業廳的工作人員介紹,雖然使用手機卡也可以上網,但是卻與無線網卡采用完全不同的收費標準。如無線網卡默認的資費標準為80元/月,可使用1G流量;而手機卡的計費方式則跟手機業務掛鉤,一般是0.01元/KB,核算下來是100元/G,比無線網卡上網要貴得多。
外地卡北京難補號
據了解,北京地區聯通定制無線上網卡的預存款主要集中在260元、580元和1200元三個等級。但筆者在市面上,卻看到了預存款從200元到1200元的無線上網卡。“知道充值卡么,只要你大致說一個數目,我們就有相接近的預存款網卡。”在鼎好電子大廈專賣無線上網卡的任小姐說。
然而,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級別預存款的網卡呢?
“您可以仔細看一下,像是卡套上用機打的文字顯示用戶號碼的那些卡,就是北京本地的卡,這些卡預存款就是那三種;而如果是用筆手寫上去的或是后貼上去號碼的卡,那是外地卡,是我們從外地低價買回來的。所以我們提供的預存款會有不同的分布,當然,因為我們是批發來的,網卡的價格也相對便宜。”銷售3G無線網卡的蔡先生解答了筆者的疑問。
“聯通的無線上網卡是不計漫游的,全國各地使用都是同一資費標準,所以,外地卡與本地卡沒有什么區別。”許多賣外地卡的銷售人員都向筆者作出了如上的承諾。
不過筆者在調查后發現,雖然外地卡與本地卡在使用上網業務時沒有差別,但是,聯通的上網卡只能在卡的歸屬地進行補辦。“如果消費者購買了山寨的外地卡,那么一旦丟失,將無法在北京補辦。但是像是北京本地卡,您拿著身份證來營業廳,花10元錢的手續費,我們就會給您補辦。”聯通客戶服務人員說。本報實習生 王芳菲
新聞延伸
山寨上網卡有何“護身符”?
雖然聯通已經作出了承諾,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或是客服電話,對無線上網卡的真偽進行驗證。但是,筆者在此次驗證的過程中卻遇到了麻煩。
“您的卡沒有激活,所以我們現在無法告訴您,您的預存額是多少,也無法判斷您的卡是真是假。”聯通客服人員表示,在次使用聯通的無線網卡進行上網時,便會收到聯通發來的信息,這時卡才算激活,方能查預存額等詳細信息。
“如果您不買卡,是沒有辦法激活的。如果不激活,客服也是查不出來卡的真偽。”聯通營業廳的工作人員承認了他們在整個查詢體系中存有失誤。而筆者致電另一家運營商人工服務熱線,只報上了新的上網卡號碼,便順利查出了預存額和資費的具體情況。
由于不能及時了解卡內實情,在一定程度上讓山寨上網卡有了可乘之機,變相地多了個“護身符”。